来源:BV1td4y1r7mL 人话R语言教程
R语言数据的基本类型
数值型numeric
- 1.3
- 2
字符型character
- “a”
- “nn”
逻辑型logical
- True-T
- False-F
- NA
数值型
- 类型:整型(integer)和浮点型/双精度型(double)
- 赋值及数据类型判断
- <-是一个赋值符号,是把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 a_integer是一个变量,变量的开头必须是字母或” _ “,而不能是数字
- 有小数点就说明数据类型发生了变化,从整型变成了浮点型
- 在R语言中,我们会默认把所有的数据都以浮点型的形式去存储,例如”1”会以”1.0”的形式被存储
- 函数可以看成一种映射,通过一个输入就只会得到唯一的输出
- 括号内是输入内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每个输入内容称为参数argument
- “ # “是注释,在程序运行的时候会忽略这一行
- 与整型/浮点型报错:WARNING/ERROR:It is not a double
- 对应的解决办法:把原始数据表格用excel打开,把R默认认为是整型的那行数据每个后面加个.0
字符串
- 字符串类型数据的特点:外面会加半角/英文的双引号””,例如”HelloWorld””123”,也就是说如果数字的外侧加上了””,那它就不再是一个数值型变量,而是一个字符型变量了
- 变量的外侧是不能加””的,因为那样就不是变量了
- 字符串类型的判断
- 改变数据类型的一种方式:使用as.numeric/as.charactor函数
- 将两个或多个字符串连在一起可以使用paste函数,示例paste(“Hello_world”,”123”,sep=”1”),sep是分隔符的意思,
- 另外一种把两个或多个字符串连在一起的方式是使用paste0函数,这个函数的特点是没有间隔符,举例:
- 如果要使用paste0函数来生成带间隔符的字符串,需要我们在两个要融合起来的character之间,直接加入指定的分隔符,比如这样:(记得在每个字符串之间加”,”)
- 如果我们要取出一个字符串中的某些部份,我们可以使用substr函数,其中str是string的意思,本身就有字符串的含义
- substr语法:substr(带引号的字符串或变量,开始的位数,结束的位数);语法可以在屏幕右下角菜单的help部份中查询
- 字符串相关操作的搜索关键词:“R字符串”
逻辑型
- 其他名称(Boolean,布尔型)
- 类型:两个值True和False,有时可以用T和F替代,小写的true/false或只有首字母大写也有一样的效果
- 赋值及数据类型的判断和转换
- 数据类型判断:is函数,is.logical(变量)
- TRUE/FALSE不能用作变量,DON’T DO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