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风光摄影 Lesson 4 合理的构图

  • Home
  • B站ID:时光机没电
Scroll down
TIP

这些是本篇文章的标签,来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吧
摄影
B站ID:时光机没电
风光摄影
构图

来源:BV12S4y1h7UP:风光摄影课程

  • 构图研究的是如何处理场景中的元素,比如我们面前的石头和花;我们是否选择将它们收入画面,如果是的话,它在画面中应该占有多少大小以及位置分布
  • 位置分布可能听上去比较机械化,但实际上构图是可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
  • 掌握构图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 突出主体:如果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我们当然会希望观众在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眼就关注到这个主体;那这个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就需要安排地比较合理(避免出现画面的主体不够大,和/或缩在角落的情况出现)
    • 束缚视线:一张照片终归是局限于平面的,肯定不会比得上真实的场景吸引人,所以我们会希望观众的视线尽可能地集中在画面之内,所以我们的画面里不希望包含引导观众的视线朝画面以外的方向(移动)的引导线
    • 平衡视觉:希望避免在看到一张照片时感到左右失衡或者头重脚轻
    • 带入美感:考虑到线条感,或者说引入几何分布,为画面的内容加入美感
  • 构图的方式
    • 三分法
    • 对称构图
    • 引导线构图
    • 对角线构图
    • 黄金比例构图
    • ……
  • 不要掉进常规的构图“陷阱”中,更不要生搬硬套
    • 一个生搬硬套的例子:对于某些特别火的电视剧,“营销号”为了强行夸赞电视剧集多么好,就截取了一些画面,然后直接往上覆盖了一些三分线或者黄金螺旋的元素,用构图的方式去解读作品为何以及如何精良
  • 请尽力理解构图方式背后的原理

三分法

  • 三分法讲究把画面的元素(的中心)放在三分线的交界上
  • 是相对于居中构图(居中构图下主体距离四边的距离基本是固定的,可能会给人死板的感觉)
  • 把画面元素放在三分处,可以让元素和背景之间有更好的互动,更加能突出主题

三分法的方向性

  • 理论上说我们可以把画面的主体放在三分线四个交点的任意一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 如何理解“方向性”
    • 比如我们使用PS将画面中的小羊镜像,那我们就会看到小羊的视线看向了画面的外部,这和我们前面讲的“束缚视线原则”想违背,所以是需要避免的情况(指在镜像了小羊的情况下,把小羊安排在视线看向画面以外的位置)
    • 我们希望尽可能在视线方向留白,也就是即使我们顺着画面中主体的视线的方向看过去,也能先看向画面的中心部位,而不是直接朝着画面的边界去了

对称构图

  • 本身对称的事物就具有美感

左右对称

  • 作为主体的山在画面的中上部,并且处于高亮的区域,乍一看之下能很清晰地辨认出画面的主体就是这座山
  • 更有趣的是,主体的山左右两边的两座山体也是非常吻合和对称的
  • 因此,作者在选择前景的时候,并没有随便去找一块石头,而是选了和主体及其周围的对称性相匹配的,具有对称感的石块,使整个画面达到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我们看上去也比较舒服一些
  • 对于彩虹,如果我们拍摄的彩虹本身比较完整,那它当然是一个非常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 我们在选择与它搭配的地景时,也要考虑到这种对称性,比如上图中的礁石和浪花的分布也给我们些许对称感,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协调

上下对称

  • 可以说上下对称是一种二分法构图,这种情况下对称轴出现在画面的中间
  • 上下对称的作用在于突出一种静谧、宁静的美感,非常适用于有平静水面的环境
  • 这里本来还有一张照片,但是因有广告出现不作展示

典型的“头重脚轻”作品

  • 作者本想使用上下构图来获得和前一张照片一样的上下对称效果,但是因为水面过于波涛汹涌,在长曝光下失去了细节,最终就变成了这样的“头重脚轻”效果
  • 解决办法:引入一些其他的元素,来更多地占据画面的空间,如下面的图片中引入了一排排的旧码头撤去后的木桩作为前景,而且木桩上还有非常多的海鸥

包围式/束缚式构图

  • 更有利于实现视线的集中,有利于我们识别出画面当中的主体

引导线构图

S型引导线

  • 引导线让我们觉得有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会把视线集中在线条上,顺着线条扫视,最终把视线落在画面的一个主体、或者是着眼点上
  • 我们调整视线/视点是有一个动态过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有引导线构图的照片会有享受感的原因吧
  • 这张照片中,S型的曲线引入了非常多的美感和抽象感

放射型引导线

  • 使用长曝光,顺着云层移动的方向去拍摄得到的画面
  • 这张照片中,人们的视线自然地集中到了放射的中心,也就是画面的主体

小结

画面的构图是存在一定的多重性和矛盾性的

  • 矛盾性:三分法中我们提到主体如果过于居中,画面就难免显得有些呆板;但是我们在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下,主体居中,左右对称的图像可以给画面带来稳定的感觉
  • 多重性:有一些照片可能会满足多种的构图方式
    • 左上三分处的山和右下三分处的人物,拍摄的过程中右上三分处又划过了一颗非常精髓的流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平衡了
    • 这个构图其实还符合黄金比例构图的要求,这就是我们构图的多重型
  • 构图是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很难做到出神入化的概念
  • 我们需要理解构图背后的原理,然后灵活地运用,必要时可以打破关于构图的某些规则,以求拍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照片
Other Articles
Article table of contents TOP
  1. 1. 三分法
    1. 1.1. 三分法的方向性
  2. 2. 对称构图
    1. 2.1. 左右对称
    2. 2.2. 上下对称
    3. 2.3. 典型的“头重脚轻”作品
  3. 3. 包围式/束缚式构图
  4. 4. 引导线构图
    1. 4.1. S型引导线
    2. 4.2. 放射型引导线
  5. 5. 小结
    1. 5.1. 画面的构图是存在一定的多重性和矛盾性的
Find Something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