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这些是本篇文章的标签,来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吧
科研
B站ID:做科研的大师兄
文献阅读
来源:BV1QD4y1t7Vt
- 掌握正确的,读文献方法的意义:不管是对于广大的研究生群体,还是科研大佬,想要真正获得科研思维和具备课题设计的能力,读文献都是必经之路。
SCI文献该怎么读?
读哪些文献?
- 主刊/大子刊(IF20+):Cell/Nature/Science…:目的是获取科研热点,借鉴科研思路,学习料研逻辑。
- 10-20分文献:借鉴经典技术方法,学习经典科研套路。
- 5-10分文献:建议不看,在检索课题创新性时关注一下即可。
- 优秀博士论文:开始科研入门时一定要看。(研究生刚入门时)
读文献有哪些方法?怎么去选择?
速读文献
- 适用于刚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对于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还不熟悉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要首先确定研究方向的关键词或者主题词,在PubMed进行文献检索,并间相关文献导入到Endnote管理软件(主要选10-20分的文献,一般200篇左右),然后集中精力,逐个阅读每篇文献的题目和摘要,同时进行记录、整理归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周内快速完成200-篇文献的阅读,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集中快速阅读大量研究领域的文献,快速实现对研究领域的熟悉及了解,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跳读
- 此方法适用于开展课题研究中涉及到一些研究方法细节、引物序列、试剂信息等需要查询的情况,此时无需从头到尾读文献,在确定文献中有自己所需特定信息情况下,直击主题,可以通过在文献文件中进行查找的方式(PDE打开用ctrl+F,mac系统用cmd+F调出查找功能),快速跳到文献对应区域,获取自己信息。
精读
- 此方法适用于科研思维能力的更高阶提升,培养个人课题设升能力。通过速读大概了解研究方向和领域的前捉下,我们仍需要进一步通过更深入的文献学习,全面提升科研思维和课题设计能力。
- 此时读文献没有技巧可言,就是不断追踪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文章(主刊或大子刊,一般是IF20+以上的文献),并通篇阅读。
- 阅读Introduction部分,学习整个研究是如何切入的
- Results部分,学习整个研究的逻辑是如何逐步换递进的
- Discussion部分,学习本研究的长处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 Methods部分,学习文章的模型、设计、各种实验条件等。
- 整体而言,文献精读是最重要的,是提升个人科研思维和课题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读文献如何提升科研逻辑思维和课题设计能力?
什么是科研逻辑思维
- 科研:提出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提出解释性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的过程。
- 逻辑: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是非、因果、上下游……
- 思维:用来构建逻辑关系的思路、想法
- 整体性的科研逻辑思维:我们应该具有一种思路,这种思路能帮助我们在科研的过程中,将事物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来。
什么是课题设计能力
- 基于文献报道和实验结果,以及我们的逻辑推理,提出比较可行的work model的能力
- workmodel:科学假说,或者是模式图,比如下图
- 逻辑推理:主要讨论排除法和类比法
- 排除法:A分子有三个亚基,实验证明其中两个亚基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排除法推断A分子中真正有用的亚基
- 类比法:A分子上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域,这个结构域在其他蛋白上已经被报道有DNA结合能力,那我们就可以推测A分子也能结合DNA
如何通过读文献来提升科研逻辑思维和课题设计能力?
- 这里我们总结了读文献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融入到读文献和解析文献的过程中,我们才可能真正去读懂文献,然后将科研大佬的思维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科研思路和课题设计能力
选题:研究是如何进行课题切入的
- 通过哪一些基础数据和哪些文献,以及逻辑推理,使得他们提出了对应的科学问题
数据分析:组学数据是如何进行挑选的
- 为了解释科学问题,做了什么实验,产生了什么数据,怎么去分析的
- 常见的:组学的分析数据,比如RNA-seq或单细胞测序,我们知道组学数据是非常庞大的,往往需要从中挑选一个切入点,切入点是怎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逻辑关联:研究机制是如何进行锁定的
- 各种数据的产生还是为了提出科学假说,解释科学问题来服务的,我们关注的是科学假说的机制部份是怎么确定下来的,每一环的因果关系是怎么确定下来的
整体架构串联:调控模式是如何进行架构的
模型:研究模型是如何选择的
- 对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要求
因果论证/逻辑是否严密:调控关系是如何证明的
- 每一小块的逻辑怎么证明,严谨性怎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