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CI模块化写作 Lesson 5 Reference

  • Home
  • 解螺旋·SCI模块化写作
Scroll down
TIP

这些是本篇文章的标签,来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吧
科研
解螺旋
SCI模块化写作

论文撰写本质上是八股文的艺术再创作过程,有明确格式,从abstract、introduction、result、discussion、reference到写作内容都是有迹可循的。这门课程希望通过把SCI论文的每一个模块进行套路化、模块化,进行讲解,和大家分享如何把SCI论文这样一个非常八股文的内容创作出来。
在论文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常识是,你无论是做了一个小课题还是一个大课题,是想发一个一分的文章评评职称,还是想发一个三十分的文章让全世界科学家认可。这两篇文章的数据和实验水平是明显不同的,但写作的原则是一样的,都是有套路可循的

Reference:paper价值的辅助判断指标

  • 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反映本研究的科研依据和科研基础,通过列举他人的研究成果,提供可以查阅的原始资料。
  • 参考文献: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把可能的审稿人的文章都引用进去

Reference的写作原则

  • 有选择性,相对重要的文献及同类研究的第一篇,etc
  • 新一点的文献来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
  • 避免尚未发表的文献
  • 避免文字和引用文献的不匹配

Reference的写作内容

  • 重要背景文献要全面引用
  • 引用高水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 不能只引用综述文章
  • (小技巧)引用投稿杂志的论文,提升IF

Reference与审稿人的关系

  • 某种意义上,可以通过参考文献来搞定审稿人
  • 挑参考文献不只是挑文献,更重要的是挑人:很多编辑在找审稿人的时候,其实编辑对研究领域(也就是大背景+小背景+小小背景)未必是了解的,那么在找审稿人的时候,一般会三个背景各挑选1个人当审稿人,在参考文献里面如果我们能把可能的审稿人的文章全部引用进去,那么这些人被挑中的时候,更可能收获审稿人的青睐。
  • 小同行最有可能当上审稿人,而且可选的人其实不多,可以考虑引用文献的时候尽量都照顾到
  • 多引用几片待投稿的杂志的文章
Other Articles
Article table of contents TOP
  1. 1. Reference:paper价值的辅助判断指标
  2. 2. Reference的写作原则
  3. 3. Reference的写作内容
  4. 4. Reference与审稿人的关系
Find Something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