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四要素

- 疾病: gastric cancer胃癌;CRC结直肠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食管鳞状上皮癌
- 表型:proliferation增殖,剩下两篇是EMT上皮间质转化
- 分子(最常见的基础科研变量):Long non-coding RNA CASC2;蛋白DcR3;micro-RNA 146a-5p
- 机制:MAPK信号通路;tgfb/smad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都是明星通路
- 三要素=少机制;5+要素=更多的机制
- 高分的文章=要素简化,题目不会写的很复杂
- 四要素是比较合理的题目结构,既具备了核心的信息,有层次感,可以把文章的科学假设提出来
- 科学假设:在【疾病】中,【分子】经过【机制】介导了【表型】,读完题目和摘要就要能总结出科学假设了
基础科研的五恒量
基础科研的三变量
单变量论证套路


- 粉色是用来论证的,数据图表是证明和推导的过程
- 在很多文章里,要证明分子和表型有关系,一上来就会先做分子表达水平检测
- 只有有表达,并且在疾病中有特异性的表达变化,才能推测分子和疾病有某种功能性的联系,表达有差异是功能有意义的前提
- Gain of function/正向操作:把分子过表达,出现了表型,这就是有效的两者有相关性的证明
- Loss of function/反向操作:把基因沉默或抑制其表达,导致功能失去的策略,也是两者有相关性的证明
- 正反都有表型,就说明论证的过程比较严谨,再严谨一点,就让一正一反不是独立的,而是有先后关系的,称rescue,能很好排出实验的假阳性,建立表型的获得和失去与分子的表达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整个体系里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变
- 细胞实验做完还要做动物实验验证一下
- 十二个字总结:表达差异,正反回复,细胞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