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外泌体-miRNA研究套路 Lesson 5 miRNA研究简史

  • Home
  • 解螺旋·套路课2
Scroll down
TIP

这些是本篇文章的标签,来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吧
科研
解螺旋
套路课
miRNA
外泌体

使用的文献:Hypoxic lung cancer-secreted exosomal miR-23a increased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permeability by targeting prolyl hydroxylase and tight junction protein ZO-1

  • 在之前的内容中,酸菜老师已经介绍了本篇精读文章的大体数据脉络,同时还介绍了研究中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接下来的四节课中,老谭将介绍miRNA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知识,加深大家对于miRNA领域的认识。随后老谭会带领大家详细探讨这篇精读文章的数据内容和研究逻辑。最后我们共同探讨数据作图中需要注意的原则问题。
  • 我们首先开始第五节。在本节内容中,老谭将介绍miRNA的发现历程、miRNA的命名规则以及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基础内容,帮助大家深入地了解miRNA相关的背景知识。
  • miRNA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包括病毒在内的,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类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它们的序列长度大约是22到25nt,并且在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miRNA的发现历程

  • 第一个被确认的miRNA是Lin-4,在1993年由Victor Ambrose实验室在线虫当中发现的。他们利用定位克隆技术发现了Lin-4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不编码任何蛋白,但是却编码一个长度在大约20个核甘酸的小分子RNA。这个小分子RNA与线虫、抑时发育时序通路基因Lin-14的mRNA的3’-非翻译区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Lin-14基因的翻译,负调控Lin-14蛋白的表达。
  • 2000年,Gray-Rothkamp实验室发现第二个非编码RNA,Lat7。这个小RNA通过与Lin-14基因的3’-UTR之间形成互补结合,从而负调控Lin-14蛋白的表达。同时发现Lat7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的物种间的保守性。
  • 此后,研究人员意识到,非编码小RNA,也就是miRNA,可能在物种中广泛存在,因此在2001年,Science杂志上同时有三篇文献,报道物种中存在大量非编码RNA,并且将其统称为miRNA或者是mRNA。
  • 此后,miRNA的研究迅速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关注,并且成为目前生物学研究热点领域之一。

miRNA的命名规则

  • 在命名规则统一前,最先被发现的几个miRNA基因,根据其表型,分别被作者命名为Lin-4,Lat7等等。
  • 在2001年,Ravkin,Ambrose等三个实验室同时发现大量的非编码小RNA,因此他们商定将这些小RNA统一命名为miRNA,并且将具体发现的每一个miRNA按照发现顺序进行数字命名。相应的miRNA编码基因用小写字母及斜体表示。
  • 高度同源的序列给以相同的命名,并增加一个小写字母代表同源序列间的少数碱基差异,例如miR-2a,miR-2b。
  • 如果在基因组不同位点产生相同的miRNA,则在其后面进一步加上短横线以及数字后缀,比如miR-6-1,miR-6-2。
  • miRNA的初级转录前体被称之为primary miRNA,发卡结构被称为直接前体,precursor miRNA。对于来自同一条precursor miRNA前体的两个miRNA分子,则用类似miRNA-56以及miRNA56* 来表示,其中带” * “的miRNA表示表达量比较低,属于隐性表达。
  • 如果暂时不知道两个miRNA分子的显隐性表达关系,就用类似miR-142-5p以及miR-142-3p的形式,表示两个miRNA分别来自同一发卡前体的靠近5’-或靠近3’-的序列。
  • 在表示不同物种来源,但序列相同的miRNA分子时,可以在序列前面加上3-4个字母代表物种的前缀,比如来自人类的miRNA可以标注为hsa,而来自小鼠的miRNA则可以标注mmu。

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 动物的miRNA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大部分miRNA基因通过RNA-pol Ⅱ转录成原始转录本,也就是primary miRNA。这个原始转录本的典型特点是具有一个双链茎环结构,一个末端环和两侧非特定结构的单链部分。
  • 这个primary RNA在Drosha酶的作用下被加工,形成一个包含有大约70个核苷酸的茎环RNA,也就是前体miRNA,precursor miRNA。
  • precursor miRNA迅速被转运蛋白X-protein V转运到细胞质当中。X-protein V不仅可以将细胞核内的precursor miRNA转运到细胞质当中,而且对于维持细胞核内precursor miRNA的稳定性也十分重要。
  • 在细胞质中,precursor miRNA在Ⅲ型RNA酶Dicer的作用下,被剪切成大约含有22个核苷酸的双链miRNA结构,也就是miRNA和miRNA* 的双链结构。
  • 随后,miRNA和miRNA* 的双链结构被解旋,其中一条链被称之为guide strand。它能够和AGO蛋白结合,形成RISC复合体,也就是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NA诱导沉默复合体,这条链被称之为miRNA。
  • 另一条链被称之为passenger strand,很快会被降解,用” * “表示,也就是miRNA* 。
  • 至于哪一条链能够被装载到AGO蛋白上,主要取决于miRNA、miRNA* 双螺旋结构的内在热动力学不稳定性。其中,5’-末端、相对更不稳定的那条链将被装载到AGO蛋白上,形成成熟的miRNA。所形成的RISC复合体,利用miRNA为模板,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指导AGO蛋白识别并且剪切靶标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

RISC复合体

  • 在成熟的miRNA发挥功能的过程中,RISC,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也就是RNA诱导沉默复合体,发挥了最为核心的功能,介导了成熟miRNA抑制下游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者直接导致下游把基因mRNA的降解。
  • 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是由多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组装而成,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组分,分别是成熟的miRNA分子,Dicer酶和AGO蛋白家族成员。

Dicer酶

  • Dicer酶的作用是在细胞质中,将precursor miRNA剪切成大约含有22个核苷酸的双链miRNA结构,也就是miRNA和miRNA* 的双链结构。
  • Dicer酶是RNA酶Ⅲ家族成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序列分析表明,各个物种的Dicer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域。
    • 在这其中,Dicer酶的N端是一个RNA解选酶结构域,随后是一个PAZ结构域。
    • 在C末端,是两个RNA3结构域和一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也就是Double Stranded RNA Binding Domain DSRBD。
  • 位于Dicer C端的RNA3结构域和双链RNA结合结构域,在辅助蛋白的参与下,共同介导Dicer酶催化双链RNA切割为成熟的miRNA,随后参与RISC复合物的装配起始过程。

AGO蛋白家族

  • AGO蛋白是一类在进化上保守的蛋白家族,其家族成员能介导成熟miRNA发挥下游基因沉默的功能。
  • AGO蛋白家族可以分为AGO蛋白和PiV蛋白两大亚家族,目前发现AGO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数量不同,比如在宿酒劣质酵母中发现了一种,而在秀丽饮干线虫当中有27种。
  • AGO家族成员结合miRNA,指导miRNA分子根据序列识别下游靶基因,并且使miRNA下游靶基因发生沉默。
  • AGO蛋白和相关的miRNA构成RISC复合物,而且是RISC复合物当中最关键的组分之一。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发现,AGO蛋白家族成员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保守结构域,分别是Paz结构域和PiV结构域。
  • AGO蛋白当中的Paz结构域是由六条β折叠组成的桶状结构,结合miRNA。PiV结构域能特异性地对靶基因mRNA进行剪切。
  • PiV结构域有两个保守的精氨酸残基,而且它和RNA酶H有相似的结构,依赖于镁离子发挥作用。

miRNA的降解

  • miRNA与其下游的靶基因mRNA之间,通过复杂的网络调控关系,共同参与介导了细胞的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
  • 在miRNA调控的过程中,成熟mRNA分子的降解和成熟mRNA分子的生物合成一样的重要,而且共同调控了细胞的功能。
  • 在miRNA的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双链的结构,这个双链结构中有一个guide strand,未来会成为成熟的miRNA分子,另一个是passenger strand,也就是miRNA* 。在细胞质中,guide strand会和AGO蛋白相互结合,在和AGO蛋白结合之后,guide strand分子稳定性会大大提高。相反,passenger strand,也就是miRNA* 链,则会被降解。
  • 研究发现,AGO蛋白会更加偏向于和有很多下游靶基因的miRNA分子相结合,但是却不会倾向于和没有靶基因的miRNA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GO蛋白能够和guide strand结合,而不和passenger strand结合,因为guide strand下游靶基因很多,而passenger strand下游几乎没有靶基因。
  • 即便是来源于guide strand成熟的miRNA分子,在发挥完生物学功能之后,也要通过生物降解途径关闭相应的功能。在线虫当中,成熟miRNA分子的降解过程,由5’到3’方向的核糖核酸外切酶Xrn2介导完成。核糖核酸外切酶Xrn2有时也会被称为Rat1P。
  • 在植物当中,成熟的miRNA分子降解过程中,是由小RNA降解核酸酶,也就是small RNA degrading nucleus SDN家族成员介导。但是降解的方向和线虫中的方向正好相反,是以一种3’到5’的方向进行。在动物体的基因组中,也编码了类似的酶,但是这些酶在动物体内发挥降解成熟miRNA的机制,并不是特别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Other Articles
Article table of contents TOP
  1. 1. miRNA的发现历程
  2. 2. miRNA的命名规则
  3. 3. 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4. 4. RISC复合体
    1. 4.1. Dicer酶
    2. 4.2. AGO蛋白家族
  5. 5. miRNA的降解
Find Something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