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病学亚专业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
- 读题目
- 分子:LncRNA PICSAR
- 疾病:皮肤鳞状细胞癌
- 表型:细胞增殖
- 机制:ERK1/2
- 模型:无
- 功能:无/癌基因?
复习:基础科研的五恒量三变量
非编码RNA简史
- 最早的LncRNA是1990年发现的H19,这之后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大家以为是个个案
- 1993年发现了第一个miRNA-Lin-4,也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 2001年,Science杂志同时发了3篇miRNA的文章,筛选到了茫茫多的miRNA,证明这不是个案,之后研究人员一窝蜂就全涌过来了
- 2003年,DNA元件的百科全书(ENCODE)计划实施之后,科学家发现了数量非常多的LncRNA,而且这其中大部份都有功能,这种颠覆性的发现刷新了我们的认识
- 直到现在,非编码RNA还是很热
复习:基因结构
- 买ORF克隆比买单纯的cDNA好,这样避免了UTR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NCBI里面查到的全长CDS(complete CDS)不一定是真正的CDS,还可能是具有CDS的一个更加长的序列,很多研究者在做这个的时候自己都不清楚,是会有可能存在偏差的
- 三种LncRNA的类型(这个部份不要纠结)
- 内含子位置编码的LncRNA
- 天然产生的反义转录本
- LincRNA:位于两个编码区域之间的区域产生的LncRNA
- LncRNA的主要机制
- 进入细胞核,参与对转录因子的调控
- 在细胞质内,参与[ceRNA假说](引用公开课 转录组学的内容)
- LncRNA的亚细胞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被Reviewer要求补充亚细胞定位的内容,亚细胞定位有助于提示目标LncRNA的作用方式
- 复习三十六策 Lesson 19
- 一个补充示例:LncRNA领域的热门分子HOTAIR发了400多篇,关键是理解怎样围绕一个目标分子去探索对应的基础科研五恒量
* 第一篇研究做的是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涉及到了成骨细胞分化和成脂肪细胞的分化这两个表型
* 第二篇在细胞模型上发了帕金森相关的标志物的检测来证明变化,说明HOTAIR对帕金森有表型
* 第三篇文章做的是耐药,加药不加药看药效找靶点,耐药不耐药找靶点和通路,药物敏感性一般情况下是观察细胞的常规表型,没什么特别的
* 机制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一旦不能更加常见的HOTAIR和某一种其他分子组合起来,机制的变化就是几千种几万种了
读题猜要素
- 疾病:皮肤鳞状细胞癌
- 表型:细胞增殖
- 模型:体外细胞/体内
- 检测方法:细胞计数等,具体复习二十四策 Lesson 1
- 分子标记:Ki-67,PCNA
看图对恒量
分组辨套路
- 复习三十六策 Lesson 4、三十六策 Lesson 9和三十六策 Lesson 13
- 这里的rescue做的不是LncRNA本身的rescue,而是下游分子ERK的,符合多变量体系上下游rescue原则
读题识变量
- 从文章题目看不出是三变量,但实际上上下游机制都有
- p38的四种亚型:ɑ、β、γ、δ,这四种亚型在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分布,文章中发现p38δ特异性调节PICSAR,这解释了上游驱动因素
- 下游通过ERK2的特异性抑制蛋白DUSP6发挥抑制作用
结果推结论
看文献重点在于看图说话
图Figure和结果Results大部份情况下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当我们把Results部份读完,我们也就对着标注把中间的标注,把每个Figure的内容读完了,图当中还有不清晰的地方再以FigureLegend信息作为补充
检索探背景
- 作者对很多株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进行了RNA测序,通过测序进行筛选找到的全新LncRNA,这个分子没有太多可以让我们延伸了解的信息,是一个全新的分子
- 就像检索人的功能基因信息会去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人的LncRNA信息推荐使用NONCODE数据库
- 可以获得的信息:序列、染色体的位置、外显子的数量和大小等
- 还能看到和其他数据库的connections
- LncRNA序列是唯一的信息,其他的都可能会混淆
溯源揭创新
- 两个RNA-seq,第一个通过筛选获得了一堆候选分子,也就是从中选择了差异最大的PICSAR往下做,第二个筛选是在已经明确了表型之后,通过检测沉默了PICSAR的细胞里面有哪些分子发生了变化,获得的结果,通过第二个筛选,作者获得了沉默了PICSAR之后受到影响的信号通路,并且从中选择了DUSP家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 在基础科研中,第一个发现某个分子新功能的人,是可以给这个分子进行命名的,规范要求是用描述功能的词组进行命名,还要考虑缩写后的简单易读性
- 制定命名规则的组织是雨果基因命名委员会,在2014年发布了LncRNA的命名指导原则,发表在了Human Genomics杂志上,也可以复习三十六策 Lesson 12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