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 1
问题1:没有对齐
- 问题1:Fig.1A和1C,他们的X坐标轴应该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 好的示范:Fig.1C和Fig.1F,这两张图片的Y轴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视觉效果会很齐整
- 问题2:Fig.1D和Fig.1E:这俩都是wb,检测的分子都是CISD2,内参也都是ɑ-Tubulin,唯一的差别是D图检测的是细胞系,而E图检测的是配对的病人样本,所以两张图的大小可以一样大,但Fig.1E中的条带显然较Fig.1D更加窄
问题2:字体大小
- Fig.1C中X轴的字体明显比Y轴大,而且大很多,显得很不协调;一般而言,X轴的标注字体和Y轴的标注字体应当是同样大小的
问题3:截取的条带是弯的
- 主要发生在Fig.1D中
问题4:线条宽窄不均一
- 如此明显的误差线差异显然是破坏了视觉效果的
问题5:坐标轴注释不均一
- 发生在了Fig.1D和Fig.1F中,明明检测的目标和技术都是一样的,但是用的坐标注释就是不一样
问题6:内参过曝
- Fig.1D中的曝光程度是合适的,但是E图来说就有过度曝光了(因为内参条带连成了一条线)
- 尽管低分的杂志社很可能不太在乎,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考虑类似于选择Fig.1D中合适曝光的图片
问题7:坐标轴的刻度问题
- 发生在Fig.1A和Fig.1C中
- Fig.1A的X轴有向下的刻度线,Fig.1C中没有;Fig.1A的Y轴有向左的刻度线,Fig.1C的Y轴刻度线朝右
- 一般而言,在一篇文章中,刻度线的朝向应该是统一的
问题8:图片的注释问题
- 发生在Fig.1E和Fig.1F中
Fig.2
问题1:图片不对称
- 发生在Fig.2A和Fig.2B中
- Fig.2A有四张图,Fig.2B只有两张,不平衡,给人感觉A重B轻,解决办法是多拍几张B图,让图片结构变类似就好了
问题2:图片顺序
- 习惯是从左往右:对照-实验组1-实验组2-…
- 不管怎样,在一篇文章中的顺序都应该保持一致
问题3:组织形态不同
- 没有说明Fig.2B中使用的,用来检测抗体特异性染色的组织,是不是和Fig.2A中一样的胃癌组织
问题4:图例的位置和大小
- Fig.2D中,图例的位置被放在了右下角,而且字体超级大
- 通常约定俗称的办法:图例放在图片区域的空白处,在这张图中,图例应该放在图片的右上角空白处,而且应该把图例的字体缩小
问题5:专有名词错误
- 具体说的是Fig.2C中的平均光密度MOD,具体说法下面两种的任意一种都是可以的,但是作者使用的似乎是两者的“糅合”
问题6:图片引述错误
- Results截图部份中的Fig.2B应该改成Fig.2A,Fig.2D应该改成Fig.2C
问题7:拼写错误
- Fig.2D中的“moths“真的直呼救命
问题8:图注释错误
Fig.3
问题1:GSEA数据展示问题
问题1.1 GSEA图的Rank部份没有展示出来
- GSEA的标准化数据样式如下
- 绿色的ES变化曲线
- 中间部份的竖线:“芯片数据子集”中的基因
- 杂交数据的排序序列/Rank
- Fig.3A只展示了上部和中部两个部份,最下面的杂交数据排序序列没有展示,数据表述不完整
问题1.2:ES的数据问题
- 同样是Fig.3A
- ES是可以不用展示的,因为这个数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值,如果要展示ES,那展示的是最大ES值
- Fig.3A中,作者展示出的ES值是0.819,但是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上图的ES变化曲线都在0.8以下
问题1.3:没有展示FDR值
- 同样是Fig.3A
- 对于GSEA的数据,只看p值是不够的,一定要既看p值,又看FDR值
问题2:空格
- 出现在Fig.3C和Fig.3E中
- 按照英语文法的习惯,在英语单词和括号之间是要留出一个空格的
问题3:拼写错误
- Fig.3D和Fig.3E
- colony
问题4:代表性图片与结果不匹配
- Fig.3F左图中,在SGC-7901细胞系下,RNAi2的结果和RNAi1的细胞数量是有明显的差异的,但是在右图的统计结果中,RNAi1和RNAi2形成的细胞数几乎完全相同
- 对于低分(IF<10)的文章而言,审稿人可能不会太过在意,但还是建议注意“高标准严要求”。
问题5:结果引述遗漏
- 在结果部份缺少了对Fig.3A的引述
Fig.4
问题1:标注与方法不匹配
![[截屏2024-05-19 16.27.30.png]
- 在Results:锚定非依赖的增殖实验中,作者筛选的是>0.5mm的细胞群落,但是在Fig.4B和Fig.6E里说的是0.05mm
问题2:拼写
- Fig.4B
问题3:拼写统一
问题4:选取相同的组织位置
- 免疫组化选取的组织部位应该相同
- MGC-803细胞形成的移植瘤,100X放大的情况下,HE染色,CISD2免疫组化和Ki67免疫组化三者的形态是有所不同的,CISD2染色的组织形态与上面两个完全不一样
- 作者做实验的意图:通过移植瘤免疫组化实验,证实高表达CISD2的细胞也会高表达增殖marker-Ki67,通过这个可以证实高表达CISD2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
- 如果在挑选数据时,筛选的是形态明显差异的图片,会给审稿人带来疑问:选取的组织形态差异太大,免疫组化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组织部位,而不同的组织部位=不同的细胞类型,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而表达不同的蛋白,作者选取的高表达CISD2和高表达Ki67的细胞会不会只是一个巧合
- 而上述的质疑是很难被审稿人完全解释的,因为不同组织这个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 解决的办法
- 不用免疫组化,而是使用可以同时染两种蛋白(也就是“双标记”)的免疫荧光方法
- 使用免疫组化,同时使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在切片时对每一张切片都进行序列相连的编号,例如1-100连续不断,注意比如说15和14,还有16都是连续切片的关系,但是14和16不是)
- 连续切片的好处在于:虽然两张连续切片之间的细胞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两张连续切片之间的细胞是高度相似的
- 如果在实验中有:高表达CISD2的连续切片1+高表达Ki-67的连续切片2,那也可以证明高表达CISD2的细胞和高表达Ki-67的细胞是同一类细胞
- 在荧光技术被发明以前,都是采用连续切片的方法证明两种蛋白具有共定位的
- 免疫组化中,判断两张切片是不是连续切片,就要看它们之间的细胞是不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Fig.5
问题1:拼写统一
- BrdU缩写有两种形式,BrdU或BrdUrd,在同一篇文章中书写形式应该统一
问题2:图片亮度不足
- 对于这四张图片而言,这四张图片的亮度是不足的,几乎处于一个全黑的状态
- 虽然可以通过后期PS的方式提高全图的亮度,但更好的方法是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把图片的亮度整体调高
问题3:专有名词错误
- FCS是哪个短语的缩写,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都是没有说明的
- 根据文章的内容反推,FCS指的是流式细胞学相关的内容,但是FCS值得是flow cytometry standard,也就是流式细胞学输出结果的标准文件格式,而不是flow cytometry,缩写为FC或FCM
问题4:柱状图问题
- 有的灰色柱子有边框,有的没有
Fig.6
问题1:GSEA数据问题
问题1.1:小数点位数
- GSEA的结果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如Fig.6A的上图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作者在Fig.6A的下图中,作者只保留了小数点后两位的内容
问题1.2 中彩票?
- 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的GSEA结果和AKT信号通路相关的结果的ES值和NES值居然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