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的查重相关政策简介
- 下面的事情都是不允许的
- 一份标书以不同类型的项目申报
- 一份标书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报
- 一份标书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申请
- 已获得资助项目标书的重复申请
国自然申请的模块化写作
如果我们按照写作的难易程度,把模块重新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顺序;把大片的时间留给最辛苦的内容,碎片化的时间留给中等和无脑难度的内容
避免出现:立项依据这种逻辑性要求很高的内容,今天挤时间写一点点,明天挤时间写一点点,分N次才写完
- 最辛苦的70%:
- 中等难度的20%:
- 这里的技术路线(图)可以从前面的研究方案中总结出来
- 这里的特色与创新可以从前面的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中总结出来
- 这里的预期研究成果可以从前面的研究目标中总结出来
- 无脑难度的10%:
推荐的写作顺序
主线任务Part1
科学假说-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案
- 开始之前:完成对课题的构思,建立合格的科学假设
- 接着:分小标题去完成立项依据的写作,每个小标题同时要有文献背景综述和前期工作基础,因为假设成立不仅仅依靠文献证据,还需要展示我们前期工作对于科学假设的支撑。
- 临床问题
- 科学问题
- 靶标分子
- 作用机制
- 整理立项依据:避免边查文献边写立项依据,逻辑容易脱轨,具体内容见下节课
- 立项研究的最后一段:阐述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由此带出后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再加上一些细致的实验设计描述,就形成了研究方案
标书写作的支线任务
-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特色与创新
- 可行性分析
可以在完成主线任务Part 1后去操作支线任务,也可以不管支线任务继续往下走,挑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上面的部分
主线任务Part 2
- 研究计划和预期研究内容
- 经费预算
- 简历、成果、工作条件…
画龙点睛的部分
评审专家看标书的时候,就算再不认真,也会去扫一眼的内容
摘要体现了课题的学术思想和价值,评审专家看完摘要里面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就会从立项依据里面去找答案了;技术路线图是研究方案的提炼总结,图里面的细节可以给专家到研究方案里面去核实
- 中英文摘要
- 技术路线图
申请书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联系
- 首先复习一下上一讲的内容,科学假设的四个模块和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立项依据也是从上面四个层次逐步深入的
- 先提出困扰临床的问题
- 科学家们针对这个问题背后,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有什么表型的发现和认识(这部分综述一下)
- 带出我们自己的靶标分子这个研究主角,把这个分子作为解释我们科学问题的关键要素,这个分子在疾病中介导了某种功能
- 机制:回答how的问题,分子如何影响疾病中的功能
- 我们准备的mini文献综述和前期工作也需要有三部分,分别针对临床问题,科学问题和靶标分子,如果前面两方面的内容都没有,你最好有靶标分子的前期已发表文献作为支撑
- 机制的前期工作不要求有发表,但最好提供一定的实验证据,光有猜想肯定不行
创新点怎么找
- 分子在疾病中介导的表型创新,以及分子如何介导表型的机制创新,是我们在这部分要重点阐述的
关键科学问题怎么写
转换一下:科学假设成立的关键逻辑环节,就是关键科学问题
- 第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一个科学问题背后有N个分子可能参与,我们提出的这个分子与科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 第二个关键科学问题:我们提出的分子介导表型的机制
- (进阶)第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机制与表型的依赖关系,用rescue实验去证明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靶分子与表型之间的联系:正+反+(回复),细胞+动物
- 前期工作只做了RNAi沉默,课题里面就可以把过表达补上
- 前期只做了细胞,动物就要在课题里补上
- 分子机制的研究内容:国自然的研究重点,基本要占到一半的工作量,目的是阐明分子介导表型进行的作用机制
- 医学部的课题:我们是从临床问题来的,还要回到临床转化的价值去表明研究的临床意义,临床相关性研究的设计也要作为一部分内容在这里呈现
申请书中的相互关联
- 研究目标“三句话”变成研究内容的“三段话”,再变成研究内容的“三个章节”
- 研究目标和预期研究成果相互对应,研究计划也可以和研究方案里面的小标题一一对应
研究方案的设计
- 对于面上项目,四个部分都是需要的;青年基金只有二十几万的预算,做不了这么多,就需要适当精简,把重点放在分子机制的研究上
- 面上项目:体内+体外的功能验证就占到了40-50%的比例,分子机制也有同样的比例,最后才是组织水平的筛选
- 建议前期工作完成其中的大部分,避免分子机制的研究深度不够
高效率的标书写作方案
适用于可以用于写标书的劳动力不只有你自己,还有师弟/师妹/学生可以差遣的情况
- 首先,我们要提出科学假设
- 但是综述的三个部分,临床问题,科学问题和靶分子的中文综述可以交由助手去完成
- 我们/助手需要整理好前期工作基础,如果预实验的构思很新颖的,还要抓紧时间去做预实验,来证明我们猜想的机制是可靠的
- 前两部分的内容总结好,立项依据的内容就出来了,我们需要亲自完成这部分的内容,然后去总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的提纲,交由助手去填充具体实验的描述性文字,这部分内容哇安城后,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案三件套就差不多了
- 关键的科学问题和特色创新需要时间和熟练度
- 无脑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计划、工作条件、申请人简历:助理搞定吧
标书写作的时间规划
- 总计:约80小时,四周时间,其中7-%以上的时间给到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国和研究方案这三部分
第一周
- 主要的任务是看文献和完成综述写作,把我们觉得写综述有用的文献打包放在一个特定文件夹里存起来
- 如果有时间,我们还可以把立项依据的提纲整理出来
第二周
- 主要的任务是完成立项依据的写作
- 立项依据写作的时候需要参考前期工作基础,所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可以把前期工作基础、工作条件这些整理出来
- 此外,由于写立项依据需要知道接下里啊要做什么研究内容,所以实验的构思设计也应该在这个环节完成
第三周
- 完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还有关节科学问题的写作
- 根据上一周对于实验的构思,把实验方案中熟悉的先整理起来,有要查资料的去查资料
第四周
- 整合和修改,以及根据研究方案画技术路线图
- 可以在这一周去总结特色创新代呢,还有碎片化时间需要完成的研究计划和经费预算等
第一次学习需要的时间会更多
各种模版可以在哪里帮到我们
- 针对热门科学问题的mini review(请在模版的基础上改一改),用自己的语言补充和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
- 实验方法的描述
- 可行性分析
- 预算编制